10月16日,山东省济宁市志远农机合作社的仓库里,机器轰鸣声打破了连绵秋雨的沉寂——一台崭新的移动式粮食烘干机正全力运转。“要是没有这台机器,看着发霉的玉米只能干着急。”合作社负责人邱涛说,“现在好了,每斤成本只要三分钱,不用看老天爷的脸色了!”
这台烘干机,来自山东金力得食品机械有限公司。该公司坐落于济宁市泗水县高新技术开发区,长期深耕食品机械设备制造,公司凭借雄厚的技术力量,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精华,其创新设计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,产品畅销全国各省市自治区。
正是基于这样的技术积累,当去年河南秋收因涝受灾时,公司敏锐地捕捉到了农业生产中的痛点。在充分调研后,企业于今年7月果断转型,成立金力达智能科技(济宁)有限公司,集中研发智能农机装备。
首批推出的移动式粮食烘干机很快获得市场认可。该设备采用加热管循环热风技术,单次烘干量达两吨,每小时耗电仅36度,轻便实用的特点特别适合种粮大户和合作社使用。更难得的是,企业始终秉持着“一流售后服务”的理念,不仅提供设备安装调试,还为客户培训操作人员,确保用户能够充分发挥设备效能。
从首批10台试产到如今月产50台,生产周期缩短至1-2天,金力得成功实现了从食品机械到农机制造的战略转型。   
企业的快速成长,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有力支撑。面对“三秋”生产的严峻形势,泗水县构建起全方位的保障体系。县农机中心实施“三级帮包、四级联动”机制,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,指导农机调试与维护;开通24小时农机保障热线,在重要路口设立“接机服务站”,并联合多部门确保农机作业畅通无阻。
政府还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的政策导向作用,重点支持粮食烘干等先进农机装备,持续推进农机更新换代。同时,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,广泛宣传安全操作规程,筑牢生产安全防线。应急设备台账、农机抢收队伍等一系列举措,共同为秋粮归仓保驾护航。(刘楠 刘军)